0%

云原生-云安全

云原生

云原生(Cloud Native)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论,也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。这个术语由”Cloud”和”Native”两个词组合而成:”Cloud”表示应用程序位于云环境中而非传统数据中心;”Native”则表示这些应用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云环境特性,能够以最佳状态在云上运行,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弹性与分布式优势。

四要素

现代云原生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核心要素,它们共同构成了云原生的技术基石:

  1. 微服务架构:将单体应用拆分为一组小型、松耦合的服务,每个服务围绕特定业务功能构建,可以独立开发、部署和扩展。这就像把一个大型综合超市拆分为多个专业店铺(水果店、面包房、生鲜市场等),每个店铺可以独立运营,某家店铺装修或停业不会影响其他店铺的正常营业。
  2. 容器化技术: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为微服务提供标准化封装和隔离环境。容器就像标准化集装箱,无论里面装的是什么商品(Java应用、Python脚本或数据库),都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运输、装卸和堆放,极大提高了物流(部署)效率。
  3. DevOps文化:开发和运维团队打破壁垒,形成协作统一的工程文化。传统模式下,开发写完代码”扔过墙”给运维部署,就像汽车设计团队和制造团队互不沟通;而DevOps则像特斯拉的智能制造,设计师和产线工程师紧密协作,实现快速迭代。
  4. 持续交付:通过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代码变更的快速、可靠发布。这如同现代化汽车工厂的流水线,每完成一个组装环节就自动进入下一环节,最终高效产出成品,而非传统的手工打造模式。

云安全

云安全(Cloud Security)是指保护云计算环境中数据、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的技术与实践集合。它涵盖了从物理设施到应用层的全方位防护,确保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遵循合规要求、保护用户隐私、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。

关键领域

完整的云安全体系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防护领域:

  1. 数据安全:通过加密(传输中和静态)、令牌化、访问控制等手段保护云中数据。就像把贵重物品放入保险箱并只有授权人员知道密码。
  2. 身份与访问管理(IAM):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访问资源,常用技术包括多因素认证(MFA)、单点登录(SSO)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(RBAC)。类似于公司门禁系统,不同级别员工拥有不同区域的访问权限。
  3. 网络安全:保护云环境网络连接,防御DDoS攻击、中间人攻击等威胁。主要措施包括防火墙、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、网络分段等。
  4. 应用安全:保护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,涉及安全开发生命周期(SDLC)、代码审查、漏洞扫描等。如同汽车出厂前的安全检测和碰撞测试。
  5. 合规与审计:确保符合GDPR、HIPAA等法规要求,通过定期审计、风险评估验证安全状态。类似于餐饮行业必须通过的卫生安全检查。